近日,东莞市以百年名校东莞中学为核心组建的“水乡教育集团联盟”正式落地,标志着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迈入新阶段。该联盟通过统筹区域教育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水乡经济区教育从“洼地”向“高地”转型升级,为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联盟架构:全学段覆盖,共建共享资源
水乡教育集团联盟由道滘、麻涌、中堂、望牛墩、洪梅等水乡经济区17个教育集团组成,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全学段,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协作网络。联盟依托东莞中学的优质资源,与洪梅中学、水乡未来学校开展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并通过设立东莞中学洪梅学校等实体,实现管理、师资、课程等核心要素的深度共享。
创新机制:资源整合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
联盟以“共享共创共赢”为核心理念,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教育资源库建设:整合片区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及特色校本课程,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开放平台;
师资流动机制:开展青年教师跟岗交流、骨干教师联合教研及管理干部轮岗,促进教育人才跨集团流动;
贯通培养模式:探索学生联合培养路径,推动学段衔接与个性化发展;
“人工智能+教育”试点:依托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率先引入科技赋能教学改革,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
战略意义:赋能区域产教融合发展
作为东莞首个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水乡片区通过教育联盟建设,不仅破解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更与区域产业升级形成联动。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实验区将设立“水乡教育高层次人才基地”和“区域教研基地”,为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与此同时,洪梅镇通过引入东莞中学、莞城实验小学等4所优质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正加速向“全市教育赶超样板镇”目标迈进。
未来展望:从“试验田”到“全域提质”
当前,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已形成“市镇共建、一镇一策”的推进路径。水乡教育集团联盟的实践,将为全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经验,进一步推动“家门口的学校”升级,助力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强市”。
这篇报道综合了联盟成立的背景、运作机制及战略价值,展现了东莞通过教育协同创新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