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直通车>正文

东莞市启动人工智能边端智算网络建设 工业智能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时间:2018-10-18作者:晓晓阅读:140分类:民生直通车

  

  近日,东莞市人工智能边端智算网络建设启动大会在滨海湾新区成功举办,同步揭牌深圳数据交易所东莞工业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作为全国首个以“大模型+小模型”协同模式探索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的城市,东莞依托超22万家工业企业的庞大数据资源,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

  边端智算网络:让工业智能更“接地气”‌

  边端智算网络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至生产终端,实现数据实时处理与智能决策,有效解决云端计算的高延迟问题。该网络整合了维沃移动、立讯技术、生益科技等龙头企业,以及拓斯达、开普云等工业算法联盟成员的资源,形成覆盖产业链的智能计算节点集群。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指出,此举将提升人工智能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的知识密度和响应效率,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跃升‌。

  政策+数据双轮驱动 构建AI赋能生态‌

  202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发展”,布局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2025年进一步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企业租用智能算力,并规划到2027年建成超10000P可调度算力,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场景‌。

  在数据要素开发方面,东莞同步推进深圳、广州两大数据交易所服务基地建设,完成53款工业数据产品上架,交易额突破9000万元,推动工业数据资产登记与流通‌。

  企业实践:从智能工厂到AI员工‌

  本地企业已率先展开AI应用探索:

  德融宝公司‌引入AI营销总监,实现7×24小时客户咨询响应与智能文档生成;

  慕思集团‌联合高校研发智能床垫,通过传感器与AI算法优化睡眠体验;

  奥普特科技‌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精密检测,良品率提升15%‌。

  未来布局:打造国家级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东莞计划在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等重点区域建设智算中心,统筹调度全市算力资源,并通过工业大模型中心提供普惠化“算力+算法”服务。同步推进智能终端、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力争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AI产业集群‌。

  此次边端智算网络的启动,标志着东莞从“世界工厂”向“智造名城”转型进入加速期。正如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所言:“东莞的工业场景优势与政策创新力度,为全国工业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1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