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海关负责人在“阳光热线”访谈中表示,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和服务机制,持续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力外贸保稳提质。今年以来,多项改革举措已初见成效,为东莞外贸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智慧监管筑牢安全屏障
东莞海关依托智能化手段强化全链条风险防控。在东莞空港中心,海关首创“一站式”通关模式,将香港机场的安检、打板等核心功能跨境前置至东莞,并严格执行国际安检标准,实现货物“一次检验、全程通行”。同时,该中心通过嵌入式监管改革,解决拆板查验等传统难题,推动物流时效提升20%、综合成本降低30%。在危化品等重点领域,海关建立锂电池货物白名单制度,并通过海空联运无缝衔接机制强化动态监管。
针对保税仓储等新业态,海关推出叠加核查指令模式,对同一企业多任务合并实施,外勤作业量减少60%。此外,“互联网+核查”平台的应用让企业可通过视频会议、线上传输完成验核,降低配合成本。
二、精准服务赋能外贸提质
为支持重点产业升级,东莞海关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例如,为智能手机制造企业打造“快速通关服务包”,通过“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压缩货物分拨耗时60%,保障企业“7×24小时”生产线运转需求。针对vivo等链主企业,海关指导其自建保税仓库并嵌入产业链,实现原材料“分送集报”“汇总征税”,解决仓储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的痛点。
在跨境电商和潮玩出口领域,海关建立“口岸+属地”协同监管机制,提供预裁定、绿色通道等支持,并加强技贸措施预警,帮助企业规避海外市场风险。
三、持续优化服务促转型升级
访谈中,海关负责人强调,未来将围绕三方面深化创新:
拓展智慧监管应用,推动空港中心等枢纽的多元业态融合,探索区外监管与保税物流协同;
强化产业链服务,针对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推出定制化通关方案,支持中间品贸易和供应链稳定性;
优化政策衔接,落实RCEP等协定关税优惠,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
此外,东莞市政府同步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超30%,并通过展会支持、海外仓建设等举措拓展新兴市场。
结语
通过监管创新与精准服务“双轮驱动”,东莞海关正加速构建安全高效的口岸营商环境。随着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东莞外贸有望在结构优化、业态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