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积极响应国家“文体旅融合”发展战略,依托“篮球城市”特色优势,推动体育场馆智慧化升级与康养旅游深度结合,并同步强化配套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出“以赛促游、以游养体”的新型产业生态。
篮球基因赋能场馆升级,打造“运动+康养”综合体
作为全国首个“篮球城市”,东莞以CBA广东宏远主场馆为标杆,对全市12个镇街体育中心实施智能化改造。场馆新增运动健康监测系统、AI体能训练舱等设施,并与三甲医院合作开发“运动处方”数据库,为游客提供定制化康养服务。凤岗镇率先试点“篮球主题度假村”,将赛事观赏、体能康复、中医理疗等模块整合,2025年一季度接待康养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23%。
全域布局“体育旅游圈”,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东莞以“近代史开篇地”“潮流之都”等文化IP为基础,构建“两核多节点”体育旅游网络:
都市运动核心区:东城街道依托国际商务区打造“灯光秀+街头篮球赛”夜间文旅项目,联动民盈·国贸中心等商圈形成“观赛—购物—休闲”消费闭环;
生态康养集聚带: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引入攀岩、森林马拉松等户外运动项目,配套帐篷营地、星空观测站等设施,2024年户外运动爱好者接待量同比增长40%。
金融工具创新护航产业融合
为破解文体旅项目融资难题,东莞文旅集团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项扶持政策:
设立50亿元文体旅融合产业基金,优先支持智慧场馆、康养基地等重大项目;
开发“赛事版权质押贷”“健身消费分期付”等金融产品,2024年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超8亿元;
试点“运动健康保险”,覆盖运动损伤康复、紧急医疗转运等场景,首批参保用户突破10万人。
产业观察:东莞通过“体育+文旅+金融”的三维联动,正将传统篮球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域康养旅游竞争力。2025年全市文体旅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18%,为粤港澳大湾区文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东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