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中国连续20多年稳居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此背景下,东莞外贸企业加速布局与越南的跨境合作,重点拓展热带水果进口业务,并参与中越铁路物流通道建设。近期启动的越南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将进一步打通东莞与东盟的跨境运输动脉,提升区域经贸合作效率。
热带水果进口成合作新热点
随着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和“国际卫生陆港”等基础设施完善,东莞企业依托广西东兴、凭祥等口岸,加大对越南榴莲、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的进口规模。越南农产品通过友谊关、峒中等口岸快速进入中国市场,2024年经友谊关口岸对东盟进出口额达4726.9亿元,同比增长13.4%。东莞某供应链企业负责人表示:“越南水果品质稳定且运输成本较低,通过优化冷链物流,我们已将进口通关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铁路物流通道建设提速跨境运输
越南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是深化中越互联互通的关键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广西南宁至越南安员站的中越班列无缝衔接,形成“东莞—广西—越南—东盟”的跨境运输干线。目前,南宁至安员站的班列运输时间已压缩至14小时,成本较传统海运降低30%。东莞物流企业正积极布局跨境多式联运,通过铁路运输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直达越南工业区,同时返程搭载农产品和原材料,实现双向货流高效循环。
产业链协同助推跨境贸易升级
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日益紧密,东莞制造业与越南加工产业形成深度互补。越南在半导体、纺织等领域的产能扩张,为东莞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中间品供给保障;而东莞的电子元件、机械设备则通过铁路物流快速响应越南生产需求。分析人士指出,铁路通道升级将强化中越“半小时经济圈”效应,推动跨境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未来展望:共建高能级合作平台
中越正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双边合作机制,包括推动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边境国防友好交流等平台高效运转。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重镇,有望在RCEP框架下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与越南共建跨境产业园区和数字化贸易平台,为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