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莞聚头条>正文

东莞龙舟月:千年传统与现代激情的文化盛宴

时间:2025-05-15作者:东莞新闻网阅读:5分类:莞聚头条

  

  每年农历五月,东莞这座被誉为“龙舟之乡”的城市便会迎来它最富激情的季节——龙舟月。江水涌动,鼓声震天,从起龙仪式到百舸争流,从非遗展示到全民狂欢,东莞人以龙舟为纽带,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紧密交织。2025年的龙舟月更显特别,系列活动从5月1日持续至端午前后,堪称“最长龙舟月”,吸引湾区乃至全国游客共赴这场文化盛宴。

  起龙仪式:唤醒沉睡的千年传统

  5月1日清晨7点,万江街道滘联社区的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早已人声鼎沸。随着一声“起龙咯!”,数十名青壮年跳入齐腰深的河泥中,徒手挖开覆盖在龙舟上的淤泥,露出樟木打造的船身。这一被称为“正丫起龙”的仪式,是东莞龙舟文化的开篇之作——沉睡一年的龙舟被“唤醒”,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现场观众不仅能目睹非遗传承人用传统工具修复龙舟的细节,还能参与“摸龙头”祈福活动。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感叹:“就像亲眼看到历史活过来,连泥土的气息都带着故事。”

  多元体验:从观赏到参与的文旅融合

  今年的龙舟月打破了“只看不玩”的局限,推出十余种沉浸式体验。在正丫非遗墟市,游客可品尝龙船饼、艾糍等传统小吃,或尝试用莞草编织迷你龙舟模型;青年联谊活动“起龙有约”则吸引近百名湾区青年组队划桨,在协作中感受龙舟精神。万江街道更推出三条非遗文旅路线,串联起龙舟博物馆、东江沿岸古村落和现代艺术展览,形成一条“时空走廊”——“上午看千年龙舟,下午拍网红打卡点,晚上吃疍家海鲜,一天穿越东莞的前世今生。”一位旅游博主这样描述道。

  百舸争流:传统赛事的现代诠释

  作为“东莞龙舟第一景”的万江赛区,今年创新性地设立专业组与业余组双赛道。专业组延续了传统“趁景”形式,数十支队伍在800米直道上竞速,舵手以“跪姿”操舵的绝技引发阵阵喝彩;业余组则降低门槛,推出“迷你龙舟体验赛”,甚至允许亲子家庭使用充气龙舟参赛。一位带着6岁儿子完赛的父亲笑道:“孩子说鼓声像心跳声,原来这就是文化传承的脉搏。”赛事总策划李伟明透露:“今年参赛队伍同比增长30%,港澳团队占比达15%,龙舟正成为湾区文化融合的‘水上的桥梁’。”

  数字赋能:古老文化的年轻表达

  为吸引年轻群体,主办方推出“云游龙舟月”直播活动,通过VR技术还原清代东莞“龙舟景”盛况;社交媒体上,“#我的龙舟穿搭”话题阅读量破亿,汉服与龙舟的混搭照片刷屏网络。更令人惊喜的是,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可拆卸龙舟模型,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年轻人用他们的语言重新解读龙舟,这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颖评价道。

  夜幕降临,东江两岸的灯光秀将龙舟图案投射到现代建筑群上,传统与未来在此刻交汇。对于东莞人而言,龙舟月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份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正如当地民谚所说:“五月不划龙,一年白忙活。”在这座制造业名城,龙舟激荡的水花正浇灌出文化自信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