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直通车>正文

东莞重拳整治酒驾醉驾:从高压执法到社会共治的升级之路

时间:2025-05-16作者:东莞新闻网阅读:5分类:民生直通车

  

  近日,东莞市公安机关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投入警力4.5万余人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9万余人次,盘查人员8.8万余人次,检查车辆9万余辆,形成了高压震慑态势。这一举措不仅是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强力清剿,更折射出地方政府对公共安全治理的升级——从“常态化查处”转向“精准化打击”,从“法律惩戒”延伸到“社会共治”。

  一、执法升级:从“人海战术”到“科技+勤务”模式

  南城分局率先整合交警、派出所、巡警等多警种资源,启用新型勤务模式,重点打击酒驾醉驾、非法改装、“飙车炸街”等突出违法行为。以莞太路为例,2023年3月1日凌晨,B某血液乙醇含量达123mg/100ml被查获;同月23日,A某数值更高达175.3mg/100ml,均属醉酒驾驶。这类案例的查处,得益于警方在重点路段、时段的动态布控,配合快速酒精检测设备,形成“发现即拦截、取证即处置”的闭环。

  二、法律后果:醉驾=犯罪,五年禁驾是底线

  根据现行规定,醉驾者将面临三重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行政处罚:由交警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考;

  营运车辆加重处罚:若涉及营运机动车或引发重大事故,刑责与禁驾期将进一步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初犯饮酒驾驶(未达醉驾标准),也会暂扣驾驶证并罚款,再犯则直接拘留、吊销驾照。这种“阶梯式惩戒”设计,旨在通过提高违法成本遏制侥幸心理。

  三、社会共治:从“被动查处”到“主动预防”

  2024年起,东莞宣传人员深入社区,以“认知误区+法律后果+事故危害”为核心,与市民面对面破除“少喝不误事”“代驾费钱”等错误观念。例如,用数据对比强调“乙醇含量80mg/100ml(醉驾标准)相当于饮用2两低度白酒”,或将五年禁驾期类比为“驾照重新‘高考’一次”。这种场景化传播,让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风险,推动公众从“不敢酒驾”向“不愿酒驾”转变。

  四、政策深意:安全畅通是城市文明的标尺

  东莞此次整治并非孤立行动。一方面,它与全国交通安全治理趋势同步,呼应“零酒驾”社区创建;另一方面,通过打击“飙车炸街”等衍生违法行为,净化交通环境。对驾驶员而言,这是红线预警;对法律从业者,需关注个案中血液检测程序、量刑情节等实务要点;对公众,则传递出“安全畅通=全民福祉”的治理逻辑。

110.png

  从深夜路查的警灯闪烁,到社区宣传的苦口婆心,东莞正以“法律+技术+共治”组合拳,编织一张酒驾防控网。正如一位执勤交警所言:“每拦截一辆酒驾车,可能就避免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在这场关乎生命的博弈中,严格执法是手段,而唤醒对规则的敬畏,才是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