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由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联合主办的“预制出海·味揽全球——2025预制菜出海研讨交流活动”在东莞举行。活动汇聚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及产业链企业,围绕预制菜出海面临的关税壁垒、资质认证、品牌推广等核心痛点展开探讨,推动技术研发、市场布局与品牌建设协同发展。
产业痛点:关税与标准成最大挑战
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加剧,关税壁垒高企、冷链成本攀升等问题显著推高农食产业出海成本。美国掀起的关税战已对冻品水产等领域造成冲击,而各国食品资质认证差异进一步加剧企业合规压力。南财集团农食产业出海研究员荷焱指出,预制菜行业出海需突破五大核心挑战:信息壁垒、资质标准差异、供需对接、市场认可度及品牌推广。
破局之道:全链条标准化与生态整合
为应对挑战,广东预制菜产业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南财集团牵头成立“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整合食材、物流及海外渠道资源,并推动“金牌年菜”出口标准制定,助力企业通过新西兰MPI认证。技术层面,万好食品等企业通过冷冻锁鲜技术优化包点口感复原率至5%以内,为产品出海提供技术支撑。
市场布局方面,广东创新“轻资产出海”模式,如在新西兰落地粤菜海外共享工厂,45天内推出粤式饺子等产品;云浮郁南、惠州博罗的县域海外仓建设亦同步推进,为中小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品牌推广上,广东预制菜借巴黎奥运会、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展等国际舞台密集亮相,相关话题登顶财经热榜,初步建立全球品牌认知。
专家建言:供应链协同与战略布局
新加坡全球食材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周鹏邦强调,中餐出海需以预制菜供应链为支撑,企业应制定国际化战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他建议企业从代工转向品牌化出海,并深化与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合作。农业农村部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刘武兵表示,广东通过政策创新、标准体系构建及国际博览会等多维度“组合拳”,为预制菜全球化提供样本。
未来展望:从“产品出海”到“价值链出海”
活动期间,南财集团发布《粤“味”出海新范式》专题视频,提出以“媒体+智库+数据+生态”四维体系赋能产业升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方伟喜指出,广东将持续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布局,通过“五外联动”政策加速预制菜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了实战经验,更勾勒出中国农食产业通过创新驱动、质量为本实现全球化突围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