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直通车>正文

不要脱轨

时间:2025-09-14作者:东莞新闻网阅读:1分类:民生直通车

  夜幕笼罩华北平原时,一列由徐州开往青岛的K1024次列车正以每小时118公里的速度穿行于潍坊段。司机李振华突然发现前方200米处有异常反光,紧急制动拉响汽笛的瞬间,他看见六个年轻人正跨坐在铁轨护栏上举着手机自拍。

  这是今年入夏以来铁路公安处理的第17起轨道侵入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是某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团队,为获取“列车擦肩而过”的惊险画面,他们破坏了防护网并携带专业摄影设备潜入铁路保护区。

  “我们在监控中发现异常移动光源时,列车距离他们只剩90秒行程。”济南铁路局调度中心值班长王建军指着屏幕上的光点轨迹说。尽管紧急调度系统立即启动,但列车巨大的惯性仍使其滑行出800多米,最近时距离拍摄者仅4.6米。

  警方在事发现场收缴的拍摄设备中,发现存有137条铁路风险拍摄素材,账号“极限挑战团”的主页显示,该团队曾进行过隧道攀爬、接触网合影等危险行为。最令人担忧的是,其28万粉丝中70%为16-24岁青少年。

  “这类内容会形成致命的模仿效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周明远指出,“青少年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对风险的认知往往被社交媒体的即时反馈机制扭曲。一个点赞量过万的视频背后,可能诱发数十起模仿行为。”

  事实上,铁路安全法规正在面临新型挑战。《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严禁在铁路上行走坐卧,但对网络内容制作行为的规制仍存在空白。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共查处类似违法拍摄事件83起,同比上升240%。

  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向记者展示了正在办理的公益诉讼案卷:“我们首次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组织者提起公诉,并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每个点赞和转发都在变相鼓励危险行为,这需要建立全链条追责机制。”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防护新手段。在京张高铁智能运维中心,记者看到AI视频分析系统能自动识别侵入物形态,2秒内同步推送至列车控制系统。“我们给无人机装配了热成像仪,夜间巡逻效率提升5倍。”工程师展示的电子地图上,红色预警区域正随着算法升级持续减少。

  事故发生的第七天,记者在潍坊郊外的铁路防护网旁见到了正在安装智能报警器的工务段职工。老师傅敲着新装的警示牌说:“这道铁丝网背后是两万七千伏的高压电,列车刹车距离相当于十个足球场。再刺激的镜头,都不值得用生命交换。”

  夕阳下,又一列高铁呼啸而过。车厢里乘客们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无人知晓三天前这里曾与灾难擦肩而过。而铁路公安的监控屏幕上,那个曾被网红们当作拍摄背景的弯道,此刻正被37个高清摄像头实时守护着。

  随着暑期铁路运输高峰的到来,各部门联合开展的“护路2023”专项行动已启动。但真正的挑战或许在于,如何让那些追逐流量的脚步,永远停在安全红线之外。

上一篇:异形:汇合

下一篇:异生探

相关文章:

1.怪兽2:史前异种2025-09-14

2.一呼百应2025-09-14

3.急速狂奔2025-09-14

4.一日情人2025-09-14

5.一家亲2025-09-14

6.怒火·重案 怒火(普通话版)2025-09-14

7.不良前任2025-09-14

8.不良帅之大蛇灾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