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港产大片《拆弹专家2(粤语版)》在全国院线持续热映,凭借高口碑实现排片与票房的双逆袭。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上映第十日单日票房再度突破5000万元,总票房已逼近8亿大关。不少观众感叹:“港片未死,反而愈战愈勇。”
电影由邱礼涛执导,刘德华监制并领衔主演,刘青云、倪妮担任主演。此次刘德华在片中饰演一名因任务失去左腿的拆弹专家潘乘风,角色从坚定到偏执、从绝望到救赎的心理转变极具层次。而刘青云饰演的董卓文与倪妮饰演的庞玲,则分别从同袍战友与情感羁绊的角度,共同构建出充满张力的人物关系网。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六场重点爆炸戏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其中香港国际机场爆炸与青马大桥拦腰截断的灾难场面,令观众直呼“肾上腺素飙升”。导演邱礼涛在早前采访中透露,为追求真实感,剧组不仅重建了机场航站楼,还1:1仿造了青马大桥的部分桥段,“我们要让观众相信,那个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除了视效层面的冲击力,《拆弹专家2》更被许多影评人视为“港产类型片的新高度”。影片跳出传统警匪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将笔触伸向制度与个人的冲突、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思辨。潘乘风从英雄沦为嫌疑犯,又一步步走向自我救赎,其命运轨迹折射出更为复杂的人性图谱与社会寓言。
“这部电影不是在讲如何拆弹,而是在拆解人心。”一位广州观众在散场后如此评价。正如片中那句“我不是疯,我是痛”,角色所承受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动力,也唤起了观众更深层次的共情。
值得一提的是,粤语版相较国语版保留了更多原汁原味的对白细节与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刘德华与刘青云之间大量即兴发挥的粤语俚语对话,让角色更添真实生活气息。有香港观众表示:“只有听粤语原声,才能完全感受到对白中的情绪和幽默。”
此外,倪妮饰演的庞玲也打破了传统警匪片中女性角色多为“花瓶”的刻板印象。她不仅是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更在情感与职业立场上展现出独立而坚韧的力量。有影评人指出:“庞玲不是谁的附庸,她与潘乘风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互动的,甚至是互相拯救的。”
从《拆弹专家》到《扫毒》,再到如今的《拆弹专家2》,邱礼涛与刘德华的组合不断拓展香港警匪片的类型边界。此次影片更尝试将动作、悬疑、心理挣扎与社会议题熔于一炉,不少镜头语言和隐喻设计(如断腿、面具、记忆碎片等)被观众反复解读。
行业分析师认为,《拆弹专家2》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工业水准的提升,更在于它成功唤起了观众对港片黄金时代的记忆与情感,同时以现代叙事手法和哲学思考赋予类型片新的生命力。“它用最商业的方式,传递了最作者化的表达。”
截至目前,该片豆瓣评分稳居8.0,淘票票与猫眼评分均超过9.0,成为近五年评分最高的香港商业大片。市场专家预测,其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2亿,或将刷新港产片在内地的票房纪录。
夜幕降临,各大影院的售票处依然排起长队。一位六十多岁的香港老影迷感慨:“我好像又看到了九十年代港片最辉煌时的样子——敢拍、敢讲、敢炸。”而更多年轻观众则在这场视听盛宴中,第一次体会到港片那份独特的硬核与温柔。
正如电影中那句台词:“我们要记住的不是伤痛,而是勇气。”《拆弹专家2》或许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香港电影,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