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东莞莞城正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座拥有“近代史开篇地”标签的城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致力于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历史为脉:串联文旅资源,激活城市记忆
莞城的文旅融合策略首先立足于对历史资源的深度挖掘。作为东莞的城市原点,迎恩门及南海卫城墙遗址见证了明代“粤海第一门户”的辉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当地以“东莞记忆”项目为核心,对莞城首开区进行保护性更新,邀请专业团队如万科城市研究院参与设计,通过修复历史建筑、还原街巷风貌,让游客“漫步即见历史”。例如,莞食街的改造将黎姨鸡蛋仔等老店与新业态并列,既保留传统烟火气,又融入摄影工作室、特色咖啡馆等年轻元素,形成“新旧对话”的消费场景。

活动为媒:文化IP打造与体验升级
为增强游客参与感,莞城策划了系列文化活动。例如“东莞故事会”通过专家讲座、市民互动等形式,解读城市更新背后的文化逻辑,将专业规划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叙事。此外,以“同源文化传承”为理念,当地推出“我们的东莞记忆”系列活动,结合近代史、工业遗产(如虎门炮台)和科技资源(松山湖园区),设计主题旅游线路,满足文化爱好者与研学游客的深度需求。这些活动如同“文化黏合剂”,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也强化了城市品牌认同。
产业联动:从“打卡”到“消费”的生态构建
文旅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转化。莞城通过“衣食住行”全链条创新,推动流量变现。例如,依托老城区改造,引入糖水铺、本土餐厅等特色商户,形成“逛吃一体”的休闲动线;同时,联合电商平台推广东莞非遗手信,让游客“带走记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愿景,正是通过这类“微更新”与“大规划”的结合,逐步落地。

未来展望:人文经济的长尾效应
莞城的实践表明,文旅融合不仅是资源整合,更需持续运营。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展览、节庆活动,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R还原历史场景),当地正构建“四季有热点”的旅游生态。正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言,这种策略“让游客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城市魅力”,最终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对于旅游业从业者,莞城的案例提供了“轻资产、重内容”的参考;对地方政府,则示范了如何通过文化赋能,激活老旧城区的经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