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东莞市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围绕开拓多元市场、夯实产业基础、优化金融服务等四大领域推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防范外部风险、增强外贸韧性,推动外贸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市场开拓:展会+新业态双轮驱动
《方案》提出“巩固传统市场、发力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布局策略:
境外展会拓增量:每年组织企业参加超200场境外重点展会,包括“粤贸全球”等品牌活动,其中新兴市场展会占比不低于100场。同步支持企业参与“百千万工程”及政府采购,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合。
新业态赋能: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举办千场直播带货活动、优化海外仓布局等措施,推动跨境电商B2B业务增长;同时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为综合服务企业,帮扶中小微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供应链全球化: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及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供应链,力争2027年“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超30%。
二、产业升级:稳链强基提价值
为强化外贸产业支撑,《方案》聚焦产业链韧性提升:
中间品贸易扩容:扩大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品进出口规模,稳定重点企业供应链。
技术攻关与转化:支持企业加强源头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产业链优质企业。
保税物流提质:推动虎门港综保区和清溪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力争2025年进出口额突破1250亿元。
三、金融护航:跨境服务+风险防控
金融服务优化是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
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覆盖企业参展、数字化转型等需求。
跨境便利化:推广政银合作平台,简化外汇业务流程,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风险对冲:强化信用保险作用,增强企业汇率避险能力,降低贸易摩擦冲击。
四、政企协同:优化环境稳预期
《方案》强调“政企同心”机制,通过拓展跨境货运通道、简化通关流程、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减负增效。同时,商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号召零售、电商等领域企业协同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目标与展望
东莞计划通过上述举措,到2027年实现“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超30%,推动外贸结构优化与产业竞争力双提升。此举不仅是应对短期挑战的“应急之策”,更是立足全球产业链重构、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