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下午,东莞松山湖管委会与中信银行东莞分行在东莞科创金融广场联合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科技金融盛会——“粤科创 信领航”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投资沙龙暨LP&GP对接会。活动现场汇聚了超过50家国内头部VC/PE机构、知名政府引导基金以及逾百家科创企业代表,如同一场金融与科技的“交响乐”,奏响了粤港澳大湾区产融结合的新篇章。

政银企三方联动,打造科创生态闭环
本次活动首次实现了“LP-GP-被投企业”全链条深度互动。LP(有限合伙人,即出资方)与GP(普通合伙人,即基金管理人)的对接效率堪比“精准导航系统”,而科创企业的路演环节则像为资本提供了“实时雷达”,直接展示技术转化潜力。中信银行东莞分行在现场提出,将通过定制化信贷产品、投贷联动等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形成“资金活水浇灌创新种子”的良性循环。

头部机构云集,解码私募基金新趋势
沙龙吸引了红杉中国、深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参与,讨论热度如同“盛夏的松山湖”。与会专家指出,当前硬科技投资已从“撒网式布局”转向“深水区作业”,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GP更需要LP的长期资本耐心。东莞某半导体企业CEO现场感慨:“这场对接会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接触到真正懂技术的资本方。”据统计,活动现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金额预计超20亿元,相当于为区域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松山湖模式:金融集聚区的示范样本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科创引擎,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已形成“管委会搭台+金融机构赋能+企业唱戏”的特色模式。本次沙龙特别设置了“政策解读直播间”,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详解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配套措施,被参会者称为“政策工具包”。中信银行东莞分行行长在致辞中强调,未来将把此类活动常态化,每年至少举办4场专题对接,目标是在3年内推动集聚区资金管理规模突破千亿级,打造“没有围墙的金融实验室”。

科技金融的湾区实践:从概念到落地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用“搭积木”比喻科技金融生态建设——政府提供“地基”、银行充当“钢筋”、投资机构是“混凝土”,而企业则是最终成型的“建筑体”。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现场约30%的参会企业来自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显示出松山湖作为“枢纽节点”的辐射力。某政府引导基金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设立专项子基金,重点支持“卡脖子”技术领域,让金融资源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创新链的末梢。

这场持续近6小时的活动,最终以16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下帷幕。东莞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对接会不仅是资金与项目的“相亲会”,更是创新要素的“化学反应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加速,科技金融的“松山湖样本”或将成为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