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莞聚头条>正文

东莞:红色基因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01作者:小雨阅读:2分类:莞聚头条

  东莞:红色基因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

  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莞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正悄然书写着国有经济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新篇章。近年来,东莞市国资委以本土红色资源为纽带,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独特样本。

  红色基因铸就国企精神内核

  走进莞城鳒鱼洲文化创意产业园,斑驳的工业遗址与现代党建展厅交织,这里不仅是东莞市国有企业党建基地的所在地,更是一座精神坐标。东莞市国资委通过系统梳理国资国企发展史,挖掘出“敢为人先、务实担当”的东莞国企精神基因。这种精神被具象化为“同升国旗、同唱国歌”的仪式教育、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让红色文化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企业行为准则。正如一位参与培训的国企管理者所言:“在鳒鱼洲,每一块砖墙都在讲述改革故事,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家国情怀’有了落脚点。”

  党建与经营的双螺旋结构

  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引领,更被东莞国资系统转化为管理效能。通过创新案例示范宣讲会等载体,党建经验与企业管理实践形成双向赋能。例如,某市属企业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以“党员突击队”破解技术攻关难题,这种模式使某新能源项目的投产周期缩短了20%。东莞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逻辑:当党建与经营形成“双螺旋结构”,组织活力会自然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

  从历史到未来的创新跃迁

  在广东省《拓新方案》的框架下,东莞国资系统正将红色驱动力注入科技创新赛道。通过构建“A、B、C三类拓新企业”培育体系,实行“一企一策”差异化扶持,东莞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实现年度投资超百亿元的突破。这种“红色引擎+科创赛道”的组合,恰如一位政策研究者的比喻:“就像老榕树的气根扎入新土壤,传统精神正在滋养未来产业。”数据显示,东莞国资参股的某半导体企业,仅用三年便完成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其核心团队中党员占比达65%,印证了党建引领与创新效率的正相关性。

  系统推进中的全域协同

  东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全盘统筹能力。市委党校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与国企党建基地的联动,形成了“理论教育—实践转化—成效评估”的闭环。这种协同不仅体现在机构合作上,更反映在资源整合的深度——鳒鱼洲基地同时承担着展示国企发展史、培训党员干部、孵化文创项目三重功能,实现了“一个空间、多重价值”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东莞国资系统的探索揭示了一个深层规律: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认同的“软纽带”。当红色基因与现代企业制度共振,其产生的能量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增长,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正如东莞国资委某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是在简单复刻历史,而是在用新时代的语言重新诠释‘红色生产力’。”这种诠释,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地方实践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