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便民服务台>正文

抗日奇侠之武功队

时间:2025-09-15作者:东莞新闻网阅读:0分类:便民服务台

  夏日的横店影视城,清晨五点的薄雾尚未散尽,一场精心设计的动作戏正在明清宫苑景区紧张拍摄。身着粗布武衫的演员王振威吊着威亚,在空中完成一个高难度的侧空翻后稳稳落地,手中长刀划破晨雾,镜头定格在他坚毅的眼神上。这个持续了二十七秒的长镜头,最终将成为电视剧《抗日奇侠之武功队》中三秒的精彩画面。

  这部由浙江影视集团出品的大型抗战题材电视剧,自开机以来就因其独特的“传统武术+抗日叙事”创意而备受关注。总导演李明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试图打破传统抗战剧的固有模式,通过真实存在的民间武术流派,展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之际的智慧与勇气。”

  剧组为此特邀省级非遗“六合拳”传承人赵卫国担任武术顾问。在拍摄间隙,赵师傅向记者演示了一套经过战场改良的拳法:“传统武术在战场上必须去芜存菁,我们根据历史记载,还原了当年大刀队队员实战中使用的简化招式。”剧中出现的形意拳、八极拳、咏春拳等十余种拳法,均经过考据论证,确保符合历史背景。

  在服装道具方面,剧组同样精益求精。道具组长张建军指着仓库里陈列的数百件兵器介绍:“这些兵器都是根据民国时期实物复刻的,我们特别注意到不同门派使用的兵器各有特色。”他拿起一柄带有缺口的柳叶刀说:“比如这把刀,我们特意做旧处理,因为历史上很多武者使用的是祖传兵器。”

  演员们为这部剧付出了巨大努力。女主角李媛媛为饰演好峨眉派传人,提前三个月开始训练,每天坚持六小时武术练习。“我第一次知道女子防身术竟然源自峨眉刺的技法,”她擦着汗说,“这些传统武术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剧情设置上,编剧团队查阅了大量地方志和抗战档案。编剧陈志刚透露:“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历史原型,比如用红缨枪挑落日军指挥刀的民兵队长,原型就是冀中军区著名的武术教官。”为增强真实性,剧组还聘请了抗战史专家全程跟组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在武打设计上强调实战感,避免出现违背物理规律的夸张动作。武术指导吴天表示:“所有打斗场面都建立在真实武术基础上,我们追求的是‘拳拳到肉’的实战感,而不是飞天遁地的特效。”

  随着拍摄进入尾声,制作方开始着手后期制作。制片人王海涛透露,剧组特意采用4K高清摄影技术,为的是清晰展现传统武术的细节动作。“我们甚至安排了专门的机位拍摄武术演员的手部特写,这些细节最能体现传统武术的精髓。”

  该剧的群众演员选拔也别具特色。选角导演刘芳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国武术学校选拔了200多名专业武行,“这些年轻人不仅武术功底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理解武术精神的内涵”。

  历史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赵世明认为:“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红色题材相结合的方式,为抗战叙事提供了新视角。它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抗战不仅是枪炮的对抗,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较量。”

  据悉,该剧已完成山西、河北等地的外景拍摄,预计将于年底完成制作。横店影视基地的保安老周看着剧组忙碌的场景,感慨道:“我在这儿工作十几年,第一次看到把武术打得这么真实的抗战剧。”

  夕阳西下,又一天的拍摄结束。演员们卸下装备,三三两两走向食堂。武术队的年轻人们却自发地留在场地加练,刀光剑影中,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八十年前那些习武报国的身影。正如导演李明启所说:“我们想展现的不是神乎其技的武功,而是中华武术蕴含的民族气节。”

上一篇:青春便利店

下一篇:抢红

相关文章:

1.拳语者2025-09-15

2.拯救之德州风云2025-09-15

3.拳王高校2025-09-15

4.扶贫记2025-09-15

5.青春正好2025-09-15

6.护士2025-09-15

7.披沥迷2025-09-15

8.雷神传说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