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便民服务台>正文

东莞夜间经济活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三 超百个“24小时智造车间”点亮产业不夜城‌

时间:2019-12-25作者:小张阅读:7分类:便民服务台

  

  2025年5月9日,《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东莞市夜间经济活力指数达1175.3,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重庆。全市超100个智能车间实现24小时运转,形成“日间消费+夜间智造”双轮驱动模式,开创制造业城市夜间经济新范式。

  政策赋能:从草根烟火到系统布局‌

  顶层设计‌:

  2022年发布的《东莞市加快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首次将“智造车间夜态”纳入夜间经济体系,对连续生产超6个月的智能工厂给予电费补贴;

  场景营造‌:

  “三江六岸”夜游带串联华为欧洲小镇灯光秀、滨海湾黄金海岸无人机表演等27个夜间景观节点,日均吸引客流超8万人次;

101.png

  基建支撑‌:

  建成全国首个“5G+工业互联网”夜间服务枢纽,保障智造车间设备夜间运维响应速度提升至15分钟。

  产业联动:夜间智造激活新质生产力‌

  智造矩阵‌:

  长安镇vivo智能制造园等103个车间实施“黑灯生产”,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夜间产能利用率达92%,较日间提升1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试基地启用24小时轮班制,第三代半导体晶圆月产量突破10万片。

  物流协同‌:

  东莞港引入无人集卡夜间作业模式,智能仓储中心凌晨吞吐量占比提升至45%;

  菜鸟华南中心夜间分拣效率达每小时20万单,支撑“睡前下单、晨起达”的湾区极速配送圈。

  人才生态‌:

  实施“夜工程师”专项补贴,3万名技术人才参与夜间研发项目,带动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38%;

  东莞理工学院开设智能制造夜校,年培训产业工人超1.2万人次。

  消费升级:烟火气遇见科技感‌

  商圈迭代‌:

  东城33小镇引入AR导航购物系统,凌晨时段客单价较日间高出63%;国贸城“元宇宙市集”夜间销售额占比达55%;

  业态融合‌:

  下坝坊酒吧街试点“微醺经济+工业旅游”,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关联酒类产品的智造车间生产直播;

  低碳转型‌:

  1000辆氢能夜间巴士串联主要产业园与商业区,单线年减碳量超800吨。

  区域协同:大湾区不夜城新地标‌

  跨境联动‌:

  开通香港西九龙站至东莞CBD的“深宵直通车”,香港青年夜间创业项目入驻率同比增120%;

  数据赋能‌:

  搭建粤港澳夜间经济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102项产业与消费指标,辅助政府精准施策;

  品牌输出‌:

  “东莞智造夜态”模式已向佛山、惠州等6市复制,带动珠三角夜间工业产值提升23%。

  东莞市商务局透露,2025年将投入50亿元设立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智造+消费”融合项目,目标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当机器臂的律动遇见霓虹灯的绚烂,这座“双万城市”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