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直通车>正文

播种幸福的人

时间:2025-09-19作者:东莞新闻网阅读:0分类:民生直通车

  在云南省西北部层峦叠嶂的群山深处,有一个名叫“云岭”的偏远村落。这里海拔超过两千五百米,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雾气之中。通往外界唯一的路,是一条蜿蜒曲折、宽不足三米的盘山土路,每逢雨季,塌方和落石便将其彻底切断。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一位名叫李建国的乡村教师,用整整三十年的岁月,默默践行着他心中“播种幸福”的誓言。

  初见李建国,很难将眼前这个身材清瘦、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得像当地农民的人,与“播种幸福”这样宏大的词汇联系起来。他的“战场”是云岭村小学——三间灰瓦白墙的平房,一面褪色的国旗,一个用黄土简单夯实的操场。学校仅有二十七名学生,分属四个年级,所有教学重任都压在他和另一位年轻支教老师肩上。然而,就是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李建国种下的种子,却结出了改变整个山村命运的果实。

  “知识,是能带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的路。”这是李建国最常说的话,也是他三十年坚守的信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从县里的师范学校毕业,本有机会留在镇中心小学。一次偶然的探访,他来到了云岭村。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明亮眼睛,和村里因不识字而吃尽苦头的老人,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那个年代,村里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一半,尤其是女孩,几乎注定重复她们母亲“放羊、嫁人、生娃、继续放羊”的人生轨迹。李建国毅然做出了让所有人不解的决定:留下来。

  最初的艰难超乎想象。校舍漏雨透风,他就自己爬上房顶修补;没有教具,他用山上的黏土捏成模型,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为了说服家长让孩子尤其女孩来上学,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踏遍了村里每一户门槛,一遍遍讲述着读书的意义。他至今记得,为了动员女孩小芳上学,他前后家访了十几次,最终向她的父亲立下“保证书”,承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补贴她家一部分“损失”的劳力,才换来了孩子的入学机会。如今,那个叫小芳的女孩已成为一名医生,工作在县医院的岗位上。

  李建国的课堂,远不止于课本。他深知,真正的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能力。他在学校后山开辟了一片小小的劳动实践基地,带着孩子们种下蔬菜、玉米和当地特有的山葵。收获的时节,是整个学校最快乐的节日。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自然知识,更体会到了劳动与收获的喜悦。他会教孩子们辨认山间的草药,告诉他们哪些可以治疗常见的头疼脑热;他会在晴朗的夜晚,指着星空讲述古老的传说和基本的天文知识;他更会用生动的故事,在孩子心中埋下诚实、善良、勇敢和责任的种子。村民们都说:“李老师教出来的娃,不一样,懂事,明理,眼里有光。”

  改变是缓慢却真实的。三十年春风化雨,一代又一代孩子从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走出去,有人成了工程师,有人成了教师,有人回到家乡成了技术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李建国而彻底转向。曾经闭塞的云岭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重视教育的风气已然形成,再也没有孩子因为家境或性别而被剥夺上学的权利。村民们遇到技术难题、甚至家庭纠纷,都愿意来找“李老师”拿个主意。他成了这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精神灯塔。

  当被问及何为“幸福”时,李建国望着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脸上漾起朴实而满足的笑容:“看着他们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能走出大山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能力,将来再回来建设家乡,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只是一座桥,能让他们踏着我走过去,就值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李建国就像山间默默流淌的溪水,滋养着身边的每一寸土地。他播种下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改变命运的希望,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幸福的种子,在岁月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终将绵延成一片充满生机的森林。而他,这位幸福的播种者,依然守望着他的田野,期待着下一个春天。

相关文章:

1.摇滚学徒2025-09-19

2.海狼(上)(原声版)2025-09-19

3.播种幸福的人2025-09-19

4.搞错人2025-09-19

5.扑通扑通我的人生2025-09-19

6.白雪公主(法语)2025-09-18

7.24小时_末路重生(原声版)2025-09-18

8.3月的狮子 后篇2025-09-18